入夜时分,蒙毅带着缓缓而行的万余民夫抵达战场时,从邻近沙漠吹来的风沙已停止,秦与匈奴的厮杀,也早就宣告结束。
李信将军率骑兵去追击残敌,黑夫将军则在营帐内清点得失,书写捷报,蒙毅已拜访过他,得知公子扶苏仍在战场上……
“公子仁德,战后亲自去抚恤死伤。”
黑夫停下了书写的笔,朝做郎卫时的上司蒙毅拱手笑道:“有这样的长公子,真乃大秦之幸,陛下见此情形,定当欣慰。”
蒙毅比黑夫年纪大一些,他素来刚正不阿,但内心里,却对教授过律令的公子扶苏,有些偏爱,黑夫这句话让他十分受用,但面上仍带着肃穆,自去寻找扶苏。
秃鹫和乌鸦在头顶盘旋,整条水流的入河口遍布尸骸,多数是匈奴人和他们的战马,间或有身着黑甲的秦军士卒。匈奴人的首级被秦兵砍下挂到腰间,秦人尸骸则由负责收拾战场的民夫抬到边上整齐摆放。
公子扶苏正单膝跪在战死士卒尸体边上,缄默不言,他在等待军法官检查这些兵卒的身份,登记到阵亡名录里。
“公子。”
见蒙毅过来,扶苏对他道:“蒙监军,我今日方知,一将之功成,需要牺牲多少士卒的性命,许多人甚至无法辨认尸首。好在每人身上都带着自己的验、传。北地兵甚至还有尉将军令人制作的兵牌,就藏在甲胄内侧,即便被匈奴的马蹄践踏得面目全非,依然能给他树立一个有名有籍的墓碑!”
时值夏末,天气炎热,尸首是带不回去的,只能在这片战场上,为他们设立一座“忠士墓园”。
“不止是今日战死的将士,先前为了传递回消息,殒身于匈奴箭下的百名良家子,乃至于上郡遭到匈奴大军袭击的死难步骑,我希望都能将其埋葬于此。”
蒙毅点了点头:“陇西、北地民夫会做好此事,白羊山冯郡尉那边,派人联络上了?”
扶苏道:“击溃匈奴单于后,尉将军便立刻派人过去接洽,单于在白羊山下留了数千骑监视,但上郡兵以为是匈奴人的计策,依然固守山上,只派人去河边汲水……”
“冯劫这次要倒霉了。”
蒙毅嘿然,同样作为二代,蒙氏和冯氏关系只能算一般般,这次塞北大战,冯劫连败两阵,若非北地、陇西驰援及时,恐怕要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。眼下虽得以保全,但冯劫,也彻底成了李信、黑夫二将功绩的陪衬。
说起二将在此战里的指挥配合,扶苏仍有些意犹未尽。
整场战局看下来,他也有些明白了,匈奴人几乎全部为骑兵,而骑兵驰射作战,又需要较为宽广的战场,这也是其来去如风,中原徒卒难以在塞外平坦之地与之对敌的缘故。
而黑夫挑选的御敌战场,左右皆为河流,匈奴人只能从正码突入,若试图侧翼包抄,则河边泥泞难行,马速大受影响,所以匈奴人以往的“且驰且射”战术根本无法实行,只能被迫和不断冲击的秦军突骑短兵相接,因为装备上的代差,怎可能是装备精良的秦骑对手?
右翼匈奴骑兵欲直斩李信的策略失败后,便开始了溃退,而李信得到黑夫调去的两千步卒支援,竟直接将万余匈奴人赶下了河……
击败右翼匈奴骑兵后,李信又让骑兵立刻换上新马,朝着被秦军步卒顶着不断后退的匈奴单于主力,发动了侧翼突击。
“锤与砧,尉将军这个比方十分精妙。”
扶苏回想着当时的场景,先是黑夫令人将战鼓敲到最响,原本缓缓前进的秦军武钢车、步卒,忽然加速朝匈奴人冲去,匈奴骑欲后撤,却被秦骑斜斜插进来阻断了退路,两郡突骑在各自骑将的指挥下,在上万匈奴骑兵中纵切、横插、包围、中心冲突,来回的奔驰,真的像一把铁锤般,将坚韧如铁的匈奴人一点点锤得变形,火星四溅!
与此同时,乘着匈奴人不能后退,步卒也压了上去,将其挤压到一起。弩矢收割着匈奴人马的性命,手持丈八酋矛的秦兵从空隙里靠前,将匈奴骑手戳下马来,只要匈奴人一落马,便有无数戈头起起落落,溅起血花,将其啄砍致死,而若匈奴人被逼无奈下马步战,就将面对手持剑盾的秦军甲士,丝毫占不到便宜……
整个过程,的确像一个铁匠在不断捶打铁块般。
这时候,匈奴人已有些溃乱了,见战不利,后方的匈奴部落不听头曼单于继续进攻的命令,转而渡过河流向北逃窜。
头曼单于号令不及,也只好令部众撤退,李信令秦骑追击,双方在都思兔河里激战,先前被李信击退的大当户须卜盛试图回来挽回败局,却被弩兵射杀,其部众再度溃散……
但就是这片刻的时间,头曼单于得以渡河逃窜,恰逢日暮时分,北方沙漠吹来的沙暴大涨,因为害怕贸然追击迷失反遭袭击,李信令骑兵就地休息,待半个时辰后风沙平息,再度追逐。
这便是整场战役的全过程,扶苏站在指挥所处,可以纵观全局,黑夫时不时解释两句,他看得十分过瘾。
只不过,战罢之后巡视战场,看着同样死伤不轻的秦兵横七竖八地躺在河水里、沙滩上、草地间,君子于役,不能返乡,只能埋葬在这片异域沙土上,扶苏为他们感到难过。
“开疆拓边,岂有不死伤者?”
蒙毅劝道:“此战之后,匈奴当丧胆,再不敢与秦为敌矣!”
“但愿如此。”扶苏请蒙毅先回大帐,他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