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>都市现代>袁术天下>第五百六十章 文明

耶稣在说出“上帝的归上帝,凯撒的归凯撒”这句话的时候,他还没有被钉上十字架,当时伯利恒处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。

耶稣出生于伯利恒,即巴勒斯坦中部地区,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,那个时候他已经拥有了一批信徒。

而这些教众期望耶稣能够带领他们,站出来领导他们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。

罗马帝国对殖民地统治残暴与否,其实从如何对待耶稣这一件事上可以看出来。

耶稣三十岁之后开始教导众人,行神迹,并被记载下来。

但他从来都没有远行到距离出生地二百英里以外的地方。

耶稣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尽力保持低调,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,引起了设在以色列各省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领袖的注意。

耶稣传讲的信息主要有:上帝爱你并与你同在,彼此相爱,每个人都极其宝贵。

福音:上帝的国度已经临到地上;关乎天堂或地狱的审判的实际情况;若求告上帝,上帝就必赦免。

看似使徒,但耶稣在传教的过程中一直宣传自己就是上帝。

这就是世俗权力与神权第一次的交锋,基督教就是由耶稣一手所创立起来的。

“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,保护善良的。因此,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,不要加以任何阻碍。无论什么,不管他是教皇、主教、传教士,或是修士、修女,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。”

这是马丁·路德所讲过的一句话,他是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,新教的建立者。

由此可见,马丁·路德所要改革的便是君权神授的陋习,以便将新教从神权与世俗权力的激烈争辩的漩涡中挣脱出来,他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。

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中世纪,众多的欧洲劳苦百姓不止要受到来自权贵的剥削,还要把自己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劳动成果拿出来,以供奉教会,这好比是“三座大山”中的两座大山啊!

不得不提一句的是,在耶稣出现之前,罗马帝国采用的是共和制,没有神什么关系。

而就是当耶稣出现,并伴随着他所创立起来的基督教茁壮成长,罗马帝国继而采用了他这样“君权神授”的统治方式,而比之同时代的东方帝国更甚的是,教皇拥有可以任免君主、剥夺教籍的权力。

由此,如今的影视剧中,时常能够看到西方古代皇帝加冕仪式上,总会有那么一、二个身披神圣服装,给皇帝、皇后戴上王冠的教士。

做这样一个帝国的皇帝痛快吗?

皇帝可能不痛快,但西方的公民很乐意,因为他们不能没有信仰。

因为他们需要有这么一个上帝存在,没有上帝,就好比整个人失去了所有意义,连人是从哪儿来的,死了又会去哪里,都解释不清楚了。

这源自于一个人生下来拥有思想之后,产生的对自我否定的恐惧。

与之相比,换到东方来,这样的事就行不通了。

谁见过古代皇帝上岗的时候会有一个道士,一个和尚在旁边非常庄严的捧出一顶王冠,一把权杖?

真有的话,也至多是念念经,做个道场什么的也就过去了,这纯属于仪式的一部分,而非是绝对必须的。

若有那个不开眼的家伙真的想要往前凑,直接喊人拿下是轻的,诛你九族才是真的!

皇帝,自称是朕,受命于天,亦可称天子。

天子,天子,就是上天的儿子,也算是神了。

区区一个凡人,竟敢动手动脚来触摸朕?!

想过死字怎么写没有?

东、西方在“君权神授”上,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?

两个字就能回答,底蕴。

底蕴说到底就是文明。

文明既是名词又是动词,但不是形容词。

文明是名词指的就是文明,而动词的意思就是文明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,至于为什么讲文明不是形容词,是因为虽然有“不文明的行为”这样的词组在,但那指的粗鲁的举止,而非是用上了文明所涵盖的意思。

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,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、符合人类精神追求、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、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。

西方是悲哀的,因为他们没有自己文明的源头,或者说他们的文明与当时世界中其他文明比较起来的时候,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。

当他们刚开始快要孕育出自己的文明的时候,很不幸的,他们开始接触到来自东方神秘的力量。

丝绸之路,与其说是贸易之路,还不如说是文明输出之路来的恰当。

当骆驼商队从东方带来了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之后,他们就被东方这样强大璀璨的文明给震惊住了!

像是什么印刷术、指南针…等,这些东西是怎么想出来的,之前我们怎么没有想到?

等这些发明传播过去,节省了西方好大力气的同时,也就从底子上锯断了西方文明的根。

追本溯源,就仿似开点文明技能树,西方开始的时候也点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,不过由于强大文明文化的传播,让他们相形见绌的同时,亦窃窃沾喜,随即用上了嫁接过来的文明。

这样的事放在移植草木上不太要紧,可若是涵括整个西方“文明”的话,这事就比较…难堪了。

因为什么呢?

在东方的话,


状态提示:第五百六十章 文明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